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以大三的角度看研究所這回事

關於升研究所這問題也討論到爛了,「我該不該念研究所」還有「念研究所對工作的幫助」這兩題,以台灣的環境來看要好薪水就該念研究所,而且念研究所會培養邏輯思考、思維辯證、文筆寫作等能力,很明顯地對工作一定會有幫助。

所以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一個進大學的新鮮人,研究所對他的意義是什麼?大學生活對他之後升研究所會有什麼關聯?這篇文章會先舉大學生大一大二的生活寫照,之後帶到升研究所這回事,之後再談論台灣的就業環境是如何看待碩士生和大學生,並以我目前是大三生的角度來看待這議題,提出相關問題後再告訴大家結論。

案例一:
大學生A進入某國立大學後,生性活潑參與許多社團、活動,吃宵夜、夜唱、打LOL、夜衝都經歷過,大一過後成績普普,班上六十名排名40,沒有被當。

到了大二任職社團幹部,要籌畫活動、社團發表,也加入學生會,參與學校事務。可是大二課更重,被當了兩科主科,通識也掛了一科。有時候活動太忙就翹課,或是因為太累而上課在睡覺,之後成績掉到50名左右

不過因為他頗認真在經營活動,認識很多人,在學校小有名氣。後來大三後還是在跑活動,但是數量減少,成為半退休狀態。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課、偶爾去跑跑活動。書開始唸得比較多,大三後成績班排維持在40-50

案例二:
大學生B進入同樣國立大學,延續之前高中的生活,很認真唸書,沒有像A參加社團,頂多就是去系上辦的活動,生活規律,不吃宵夜,也不去夜衝等比較會影響睡眠的活動。大一後成績班排第三。

大二時一樣延續大一的生活,生活規律,也很認真唸書,還會幫同學解答課業題目。大二過後班排二

大三時跟大二差不多,生活照常,學期過後班排第三。整體來說,是個很認真的學生,不過對於修課以外的事物比較沒興趣。

這時(兩位都是大三)A同學在臉書上發文:「明天就要期中考啊~兩百頁的課本還沒念,之後還要補修微積分嗚嗚~~是說後天還要去其他社團分享當主席的經驗>< 喔好懷念之前一起邊跑活動邊唸書的日子」。

B同學在臉書上發文:「嗚嗚上次只拿了85分,這次要好好準備,看之後班排能不能更好哈哈~」

對於A同學,可以想得到的是很多人給予安慰,並且祝他考試順利,然後說成績可以再加油就好;對於B同學,可以想得到的是會有人開玩笑地嗆他,或是說哇好厲害喔,但是可能會有酸人的口吻。

兩種生活寫照都會有人贊同,可是第一種能獲得較多關注是因為
  1. A同學認識很多人
  2. 我們傾向給予人安慰,尤其時看到別人出現困難時
換言之,我們可能認同跑很多活動但是成績顧不好是可容許的,可是當要你認同「一個人認真努力唸書」就會覺得他就很會唸書,兩邊的觀感就不太一樣。

之後在準備研究所時,A同學因為成績不好而放棄了推研究所的念頭,B同學則因成績好順利推上知名國立大學的研究所

我們都知道,現今研究所推甄不外乎就是看「從哪間大學畢業、在校的成績、在校排名、比賽經驗、特殊經歷」等,可是很多時候反而都是看中成績(之前跟系上許多教授提到是這樣)

而在台灣的產業界,假設是資訊、理工科系的出路,尤其是以大公司來說,因為履歷眾多,通常非台清交成的就都不看了(因為舉理工科系,所以先省略政大),而這些大公司又希望你有豐富的經驗,最好要能和產業結合,或是你有豐富的人脈、溝通技巧等,才比較受到青睞。

整理一下,我們目前有學生、研究所教授、產業界的三種視角:
  1. 學生:讀大學是一種探索的旅程,每一種選擇都是寶貴的經驗,也造就了往後的自己
  2. 研究所教授:你要讀好的研究所就要有好的成績
  3. 產業界:我要知名研所的碩士生,並希望會團隊合作、善於溝通、樂於學習、有豐富實作經驗
換言之,假設你今天要有好工作應該會希望有好的研究所學歷(通常指第一份工作),而要有好的學歷就是要有好成績,可是產業界又希望你有「除了課業以外的經驗」,變成你需要在大學「不僅要成績好,又要去參加活動(假設參加活動能獲得團隊合作、溝通的經驗)」,無形之下希望學生要全能實在是有難度,畢竟那是少數,學生要嘛就是很會唸書,這就可以走研究路線,要嘛就是知道如何帶活動、團隊合作或是帶團隊,這就很適合專案管理、行銷、公關、公司管理階層。

可是在目前環境下,學士生和碩士生多半會先選擇碩士生,尤其是大公司的人資會收到很多履歷,時間不夠下很難一一看完,當然會先挑選碩士生,而且盡量以國立大學為優先,可是這樣就造成一些大學時某方面很厲害但成績卻不佳的人的曝光度低落,仔細想想後可以採用以下方式:
  1. 改善課程,把產業界的問題當作學生的課程專題,並適時地融入小組討論、報告,並且要求學生實作出來,模擬產業界的情況
  2. 以實作取代看學歷。以資訊產業為例,在投履歷後,都給求職者程式題目,並且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寫完,甚至可以用電腦來檢驗程式效率。以此為基準,有好的學歷再做加分。
也就是說,今天學生B很會唸書,可以靠好學歷進公司;學生A雖然成績普普,但是有其他額外表現也有機會進去公司,然後學生B可以做理論研發等,學生A則進入管理或是行銷、人力相關部門,讓每人各司其職,以發揮所長。

到後來還是覺得,大家會有種放不開的感覺。企業會認為學歷就是好的選才標準,然後研究所的選才就是看成績,因此變成大家都追求成績,某方面上造成實作程度低落,出來反而被企業抨擊。這時候我也覺得乖乖唸書的學生沒錯,他們很認真地按照遊戲規則玩,怎麼到後來沒做錯事就被踢出去了?而那些認真實作的人卻在一開始就被研究所踢出去。

所以,若真要產出對應產業界的人才,真的很需要產學合作,諸如德國,不設立許多大學,反而培養許多技職生去產業合作。

可是現在廣設大學後已經很難走回頭路,家長們也認為讀大學就是好工作的保證,問題是有好大學不一定有好工作,有好工作不一定代表你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今天假若大家都認為我就看你的專長來雇用你,那學歷也只是第一份工作的門票,大家還是會看你真正的實力。

可是現在變成我大學念完,就要念研究所,研究所念完就要去當兵、找工作,之後買房買車,似乎這就是人一生該走的路。為何一定要接受同樣的人生道路呢?在歐美也沒那麼在意你有沒有唸大學,反而在意你的特色、價值(不過現在他們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也愈來愈高),之後還是可以回來補學歷。

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天分,並且用心地挖掘它,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目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